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快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9-10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2020年全国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要“逐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基于国内发展的形势和国际发展大势做出的重大判断,是筹划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更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重要衔接点,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推动广西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增强战略思想

 不断提高广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行动自觉

开放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就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取得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着力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开放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深远。面对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不稳定性,需要在经济发展中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保持开放并全方位扩大开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个新机和新局就是以我为主、内外双修,在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前提下,积极谋划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空间,推动我国从传统的国际均衡模式转向新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模式。只有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才能在扩大开放中获得更多的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只有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才能让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扩大开放的优势十分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开放发展十分关心,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要求广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广西全方位扩大开放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外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广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连接国内和东盟各国的独特优势,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推进“三企入桂”,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内聚外合、承上接下的区域性产业链,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对于构建并完善广西产业全链条,推动广西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不移地推动广西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华民族对全世界的庄重承诺。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2020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虽然出现了短暂复苏,但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增长持续放缓,全球经济停滞、金融市场波动剧烈仍然是主基调。世界多国利用疫情收缩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参与度,利用优势地位推动制造业“逆向回流”,并将中低端环节转向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或地区,给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带来了挑战,更是推动了“逆全球化”的思潮迭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快速启动“去中国化”的进程,今年3月下旬,中美关系紧张程度明显提升;4月,美国商务部宣布了新的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条例;5月,美国政府发布《对华战略报告》,宣布将以“有原则的现实主义”为指导,采取对华竞争的方针;6月,随着香港国家安全立法推进,美国进一步收紧对华出口管制。这一系列的措施对于我们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负面冲击,给疫情蔓延势头下的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必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推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广西在我国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快速统筹推进,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应以南向为引领,以东融为重点,以北联和西合为协同,内聚外合,纵横联动,着力做好全方位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事关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事关“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局,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唯有毫不动摇地沿着党中央赋予广西的新使命坚定走下去,方能修成“正果”。

找准战略支点

    以开放推动广西融入双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的新格局,主动融入并积极构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助推国际经济大循环向更深层次迈进。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态度,彰显了中国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决心,展现了中国推动全球共同开放的实力。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点抓好“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和“推动多边双边合作深入发展”这五件大事,这五件大事就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是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抓手。激发进口潜力主要是稳步降低关税水平,降低消费者进口成本,有利于增加进口规模,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的话语权;持续放宽服务业等行业的市场准入,可迅速帮助我国完成产业链补链、扩链和强链,在国外需求疲软时可推动国内产业循环,当国外经济复苏时,可带动全球产业链大循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可最大限度为各类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提供便利,实现生产生活成本最小化;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主要是围绕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建设好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推动多边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指加快启动各方谈判,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以高水平开放反制“逆全球化”和“去中国化”。

当前国家正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东盟跃升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要发挥好独特的区位优势,找准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各类重大开放合作平台。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要紧盯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服务再优点、效率再高点、口碑再好点。要大力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产业对接,推进“东融”迈出新步伐。要加快铁路、高速公路、物流基地等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建设,强化通道沿线产业集聚。要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要落实好自治区出台的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若干措施,抓好金融招商。通过一系列的精准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措施,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谋高质量发展大局。

明确战略目标

    通过双循环促进广西实现富民兴桂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意味着当代中国要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等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全部工作的奋斗目标,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为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推动中国创造了14亿人口大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也大大提升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2019年,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扣除价格因素,较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对外开放不仅让中国人民摆脱了物质上的贫穷,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也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富民的最终要求,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西的富民兴桂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由低收入阶段向总体中等收入阶段和由全国交通末梢向区域性交通枢纽两大历史性转变。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在西部和边境省份中保持第一,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效果初显,金融要素聚集加速,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了3万元和1万元,贫困发生率由70%多下降至1%以下,且年底将全部脱贫。广西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优越性。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是在外部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下的战略抉择,广西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开经济社会发展新局,让广西人民共享全方位开放成果,让八桂大地更加和谐美丽。

 

来源:广西日报

记者:梅世文

版权所有:https://www.qzmktjt.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